“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一直都有献血的念头,刚好收到学校通知献血车进校园了,所以我立马就跑过来,想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来纪念一下。”刚刚献完血的青岛理工大学大一新生、环科221班的李元杰脸上挂着笑容,自豪地说道。
“青岛理工大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视和支持无偿献血事业。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还是时值考试周,只要献血车进校园,总会有众多同学排队献血,我们血站全体工作人员很受感动和鼓舞。”青岛市中心血站献血服务部副主任戴梓宁有感而发。
(记者 邢婷 通讯员 胡彤 李晓霞)
青岛理工大学团委书记苏伟介绍,下一步,该校将做好思政育人“助推器”,让“大思政”沉淀“微课堂”,hakaydingayrimenkul2.com,让“小课堂”走进“大社会”,以更生动立体、更富有针对性的形式将思政元素与实践育人各项活动有机结合,引领广大青年学子用青春热血传递思政“大能量”,在强化使命担当中淬炼青春底色。
“无偿献血是爱心善心之举,是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的生动实践,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青岛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亚军表示,“学校将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师生用实际行动证明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不仅如此,青岛理工大学校团委创新组织形式,鼓励党团班以集体形式报名参与无偿献血,开设集体报名通道,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对党团班集体建设的积极作用。同时,倡导师生共同参与无偿献血。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教师李博从当年作为青岛理工大学学生时第一次献血,迄今20余年间,已累计献血46次,捐献全血5200毫升,血小板55个治疗量,还曾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红十字志愿服务团的志愿者不仅是校园无偿献血的有力宣传者,也是忠实践行者,叶祥瑞就是其中的一位。上午的课程刚结束,他立刻穿上红马甲来到献血车做志愿服务,中午在帐篷里简单地吃了几口午饭后,又投入到志愿服务中,下午献血快结束时,他走上献血车挽起袖子献出了他的爱心。
管理工程学院的方新龙是第4次参加学校组织的献血活动。由于经验丰富,得知这次的献血活动后,她提前报名、规律生活,献血当天吃过早饭后,就前来献血点等待。
“今年是我们最后一年在学校,我们是社工专业的学生,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本身就是我们专业一直贯彻的宗旨,所以想在毕业前带领班级同学以献血的方式送给我们自己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社工191班团支书张成艳说,她特地带着班里的小伙伴们“组团”前来献血。
在青岛理工大学,像叶祥瑞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热心地为献血者提供服务,构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责编:郝孟佳、熊旭)
据不完全统计,8年来,该校开展无偿献血活动38次,组织1.6万人次累计无偿献血481.28万毫升,数次刷新青岛市高校献血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