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五类课程建设。在主干核心课方面,重点建设好“中国哲学史”“现代中国哲学课程,突出其立梁架柱、宏观建构的作用。在原著导读课方面,重点打造“中国哲学原著导读”“《传习录》导读”“《道德经》导读”“《庄子》导读”“中国哲学经典读书会”等系列课程,突出哲学经典原著奠基、铸魂的作用。在专题深化课方面,重点研发“中国伦理思想专题”“儒家哲学”“先秦诸子哲学”“宋明理学”“湖湘哲学”“经学专题”“道家哲学”“佛教哲学”“佛教伦理学”等系列课程,突出哲学专题激发兴趣、深化认知、释疑解惑的作用。在博雅通识课方面,重点开发“中国传统哲学智慧”“船山哲学与中国早期启蒙思潮”“《周易》与中国文化”“老庄哲学与现代人生”“佛教心理学”等系列课程,突出其丰富认知、启迪智慧、提升涵养的作用。在专业实践课方面,重点建设国学研修实践课和中国哲学研学活动课,先后设多个国学研修基地,持续主办国学大讲堂、传统经典学堂、国学沙龙等,组织学生考察文化圣地、哲人故里、博物馆等,突出其实践育人、学用结合的作用。五类课程体系建设覆盖面广、内涵丰富、结构合理,兼顾到了中国哲学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深受广大师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