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的夫人还觉得不够,又提出了健康午餐计划,学校的食物全部要求低盐、低脂、低糖。这就导致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非常难吃。难吃的后果就是学生不愿意吃而且吃不饱,再加上多元文化下,各个国家的孩子风俗习惯不同,有很多禁忌的食物,为了让所有人都公平,可以吃的美食相当单一。

最近,学校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家长关注,由此可见,对一所学校的选择不仅在软件,还在硬件与服务。其实,各个国家在对待学生饮食上都是相当重视的。今天就来看一下美国大多数学生午餐现状,可以对比出中国国际学校的孩子太幸福了!

《国家学校午餐法》和《儿童营养法》,以及法律衍生的各种午餐计划、法案,事无巨细地规定了供应商的资质、食品安全的检查和处罚、每天摄入的卡路里,食物种类和禁忌。规则甚至详细到牛奶必须是1%低脂奶,主食里的全麦含量不低于50%,蔬菜必须由深绿蔬菜、橙色蔬果、豆类组成……

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学校都会分优质的和一般的,而在中国面对学区房的压力,优质的教育除了出色的公立学校还有很多国际学校可以选,不同体系的学校教育体制会有差别,关于饮食上自然也不尽相同。

在美国,食品安全和营养搭配方面,家长们还是比较放心的。因为孩子在学校吃什么喝什么,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并受到美国法律的保护。

国际学校

想要既不担心食物安全问题,也不担心营养均衡问题和学生是否能吃饱的问题,家长可以拨打免费热线咨询国际学校怎么选,获得优质院校推荐。

在中国同样讲究营养平衡,饮食搭配合理。但毕竟中国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国际学校的文化差异也不是很大,大多数国际学校的午餐会有多种选择,营养也都可以控制。

美国家长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自己带饭,但是不能微波加热,处理保温食物又是一个难题,可以带的午餐自然也不会太多。反观中国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大都是非常忙,孩子也总说父母忙的没有时间陪伴自己,更不要说做饭给孩子带了。因此即使是为了让孩子吃的更好一些,家长们也愿意花大价钱啊送孩子进入好的私立学校。

国际学校很多都会实行住宿制,即使是小学生也可以很快适应,而学校的饮食安全不仅有相关部门定期检查,也愿意公开给家长们参观国际学校食堂,甚至有的学校会在开放日当天为家长们准备一份学生们的午餐,亲自品尝感受味道。